教师“牛鼻子项目”分享


2. 融入实践“教”,创新思维方法和技能;
3. 多维触角“拓”,勇于开拓新境界;
4. 成立社团“带”,以老带新,承上启下;
5. 形成理论“研”,开发特色校本课程。

2. 思维:围绕“痛点问题”或“核心概念”,启发学生深度思考,拓展既定认知,实现思维进阶,我把它理解为探课堂;
3. 审美:即沉淀成果,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,能够被老师、同学关注与认可,有获得感,我把他理解为探管理。
采取的教学策略:
1. 探学生:每日默写,将上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设计成默写题,限时5分钟完成。
2. 探课堂:开放式课堂,设问开放,答案开放,作业开放。
3. 探管理:建“政治课代表群”,培训各班课代表,管理分层;积分制管理,制定积分管理细则,各班课代表每周积分汇总公示。


2. 对限时训练的题进行合理筛选,最好与每日上课的框架结构相对应。
3. 训练需要分层进行,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信,让尖子生的能力得到提升,变得更加出类拔萃。
做好及时反馈,反思,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。我们英语组的老师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,会在学生每一张限时训练上记录一些反思,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题型易错点,都会及时进行记录。


(“假问题”是只看到问题行为的表象;“真问题”是在收集学生背景资料的基础上,对学生“行为背后信念的解释”。)
技巧二:专注“解决问题”,而非“转移焦虑”。
技巧三:寻找“家庭资源”,而非“家庭问题”。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,当跟学生沟通后,他生气地离开,则教育效果不是最理想的;他若面带微笑地离开,说明此次教育是成功的。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一样,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,最后能使家长怀揣希望与目标,带着微笑道别,对孩子充满信心,说明这次沟通是有效的。


1. 加强与家长沟通,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好学生,不要有畏难情绪,保质保量完成好教学任务。
2. 线上班级管理首先要有制度保障,如对于薄弱生的学习良习的培养要有所跟进。
3. 课上与学生多互动,提问,点名,检查学生笔记与限时训练的完成情况等。
4. 教师提高对自我的要求,学习先进的班级和老师的管理经验,结合自身实际,成为先锋小队的榜样力量。

经历每一次教研,都将是一次成长。
持续进阶,让成长看得见。
做好一件,面对一切!